绘画学院依托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四个系及其专业方向,全面展开对当代绘画艺术教育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努力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专业教学、创作与研究新格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服务国家、社会、人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勇于创新、技艺精湛和理论素养高的绘画专业人才。

01、专业方向简介
油画方向
探索“当代艺术语境和数字图像时代背景下的油画与数字绘画创作与研究”、“城市美化、乡村振兴中的油画研创”与“区域特色主题性绘画创作研究”等具体研究方向。
版画方向
注重跨学科视觉经验的研究与运用,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版画与插画专业教学的多种可能性;融合绘画艺术学科的多元化形态和前沿艺术理念推动绘画专业学科的创新发展。
插画方向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绘画造型能力和较高的艺术审美修养,较全面掌握插画创作的相关知识与技法,具有从事插画创作与研究的能力,具有关注生活、表现时代、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学术型视觉艺术人才。
壁画方向
紧扣艺术发展的特点,贯穿繁荣中华文化、服务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建设的宗旨,落实服务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学术型和创意应用型艺术人才。
水彩画方向
以本科教学为主,倡导“一专多能”的办学理念,树立质量观念、特色观念、效益观念和素质教育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抓住改革,增强活力;抓住中心,突出特色。
02、特色与优势
绘画学院目前下设油画系、壁画系、版画系、水彩画系。现有教师71人(含辅导员),其中二级教授1人、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讲师35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占教师比35.2%。特聘教授9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讲学4人,外籍教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

教学课程改革优势
科教和产教优势
1.武汉艺术项目:由魏光庆发起,湖北地区各艺术机构自发组织的文化艺术推广平台
2.社会公共艺术: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站点艺术墙;政府大楼、中山大道、东湖绿道的壁画和公共艺术作品。
3.大学生社会实践:“艺术点亮红土地”创新创业大赛,解决创业就业难题
4.研究成果转化:教研项目转化为优质课程展览;乡村艺术类研究项目获得省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5.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实际艺术项目,在行业教育当中提升技能;在业内工作坊实习
6.与社会机构密切合作:与博物馆、画廊、出版社合作,扩大展览规模,增加就业机会;与本土商业插画企业合作。
03、成果展示
绘画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材的力量,结合专业特点培养人才,从日常教育,课程思政,职业规划和榜样示范入手,深化“思政+艺术”育人模式,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能型美术专业型人才。



学业成果展示

优秀学生案例
04、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绘画学院提出了“一切教学”的口号,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严把质量关。
①绘画学院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采取听课(领导听课)、评课和专家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③同行评价由系部(教研室)组织实施。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
05、改革成效
①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这是绘画学院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②毕业生作品不仅在画廊和博物馆中备受推崇,还在国际展览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③毕业生不仅继承了传统绘画技法,还将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创意和内涵的作品。


社会影响力增大,社会美育度提高
总之,绘画学院各专业在艺术和文化领域树立了卓越的声誉。毕业生和教师的卓越表现使湖美绘画专业成为了国内外艺术界的佼佼者。在培养成为有技术,有素养的学生的同时,也在积极努力地承担社会责任和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