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新闻 正文

绘画学院版画系举办“美史拾遗——东欧铜版画中的技术性”讲座

作者:吕昊霖  发布时间:2024-12-12  阅读次数:

2024年12月11日,绘画学院举办“美史拾遗——东欧铜版画中的技术性”专题讲座在版画系A4-204会议室圆满举行,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王洪兴应邀开讲,吸引了近60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由绘画学院版画系系主任吕昊霖主持。

讲座现场

王洪兴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提出技术对于版画创作的重要性。他以东欧国家的文化背景为切入点,介绍了东欧铜版画发展的背景,同时带领着同学们观赏了两位东欧的著名艺术家——阿尔滨·布鲁诺夫斯基与吉瑞·安德烈的版画作品。

主讲人王洪兴授课

在品析艺术家作品时,王洪兴老师细心讲解了作品中的技术手法。他提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学习新技术并在创作中“炫技”的阶段,而艺术家在创作中往往是将一两种技法使用到极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实践。当代艺术对于传统艺术的冲击巨大,因此研究技法、画面构成、视觉心理等要素,能让二维的画面传达出更丰富的信息,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而言就尤为重要。衡量一幅画好坏的标准不在于完成度的高低,而在于能是否传达出了创作者的理念和感受。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何为技法的“极致”,王洪兴老师还带来了十来张艺术家的作品真迹,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技法的运用。

王洪兴展示艺术家作品

在交流环节,王洪兴还对现场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鼓励大家进行贴近时代和精神的版画创作。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明晰了绘画并非仅关乎技术层面,实践创作的价值同样不可或缺。技术是艺术创作的敲门砖,能拓展创作边界,铺设个性表达之路,更助人拓宽眼界,深切感知铜版画艺术韵味,点燃心中艺术热情,积淀生活底蕴,进而达到艺术新高度。

主讲人王洪兴与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

主讲人介绍:

王洪兴,1986年出生于辽宁。200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绘画专业版画方向,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讲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铜版画作品获2009年度“罗中立奖学金”,入选2017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版画艺术青年创作人才培养”,作品被今日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上一条:喜讯!绘画学院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立项再创新高

下一条:绘画学院召开横向、纵向课题申报工作推进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