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 绘画学院2024级研究生黄石基地教学工作会在A2-209教室顺利开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2024级研究生辅导员及2024级油画、水彩画系研究生参加,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邵昱皓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学院院长徐文涛对黄石基地总体情况进行介绍。他重点提及,黄石基地专业工作室空间开阔,可满足多人同步创作需求;同时,基地依托地域资源承接多项科研横向项目,能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实战项目的宝贵机会。针对课业安排,徐文涛表示,研二阶段关键的开题报告答辩工作将在基地实践期间有序推进,学院已制定详细流程保障答辩质量,确保实践与课业进度互不耽误。

油画系导师代表王恒立、水彩画系系主任张昊围绕专业教学安排进行详解。在课程安排上,将结合基地实践进度分阶段推进;在创作素材上,黄石基地华新水泥厂旧址的老式窑炉群、磁湖沿岸的旧码头设施等,将引导学生梳理创作思路,做好素材搜集准备。


“生活保障无小事,细节处见温度。” 辅导员饶栖婷围绕基地生活服务展开细致说明。她介绍,黄石基地生活学习配套设施齐全,后勤保障完善。宿舍配备独立卫浴及阳台,公共区域设有生活超市与咖啡店,教画室整洁干净、室内采光充足。

学院党委副书记汪洋从五个方面内容就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在住宿与基础设施方面,宿舍已完成全面保洁与设施检修,工作室配备齐画架、桌椅等创作工具,展厅可满足中期成果展示需求,食堂每日提供多余种菜品选择;在搬迁保障上,学院将安排藏龙岛校区至黄石基地的行李搬运专车,全程由专人负责协调;创作与科研支持方面,基地已对接多项工业遗产保护主题横向科研项目,可为研究生提供参与机会。最后,汪洋呼吁师生树立大局意识,积极配合基地入驻安排,同时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注意出行、交通安全,珍惜此次沉浸式实践的学习契机。

学院党委书记夏新兵在总结讲话中,结合研二阶段成长特点强调基地实践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研二是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凝聚学术焦点的关键时期,黄石基地的实践经历正是 “寻找研究目标” 的重要途径。他寄语全体研究生:“要主动走出去,在工业遗产现场拓宽艺术视野,跳出课堂局限发现创作灵感;更要思考研究创作如何服务社会,将工业文化传承、城市记忆留存等时代命题融入作品,让艺术创作既有专业深度,更具社会价值。”

在答疑环节,师生围绕创作材料运输、采风安全等问题互动。一系列细致入微的保障措施,切实打消学生们的后顾之忧,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为保障本次黄石基地教学工作会顺利开展,学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前期筹备工作。夏新兵在9月17日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中广泛动员导师队伍,提前做好政策解读与思想引导;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征集学生在实践教学、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诉求,梳理形成清单后与黄石基地进行专项沟通,确保学生关切得到充分回应;汪洋带领绘画学院教师及学生代表于9月24日前往黄石基地开展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基地教学资源配置及后勤保障情况。这些环环相扣的筹备举措,体现了校地协同育人的务实担当。未来,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与黄石基地的产教融合,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升级,书写校地协同育人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