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新闻 正文

第二课堂| 绘画学院师生参观许海刚教授《行走大地》展览

作者:绘画学院  发布时间:2025-03-12  阅读次数:

2025年3月7日上午,绘画学院水彩画系2022级、2023级同学在杨帆、敖雪琦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昙华林校区美术馆观看绘画学院许海刚老师《行走大地》展览,开展了一场生动鲜活的现场教学活动。一幅幅许海刚老师的精心力作错落有致地悬挂于墙面,仿佛在向每一位观者诉说着一个个关于大地、关于人文、关于艺术的故事。

12A0E6

金奖作品:《亮宝节上的人们》作者解读

“我绘画的题材很大一部分是中国西部的风景,所以我经常往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地的藏区跑。2012年冬天,我到甘肃甘南地区采风,在那西仓寺恰遇藏民过传统的亮宝节,从四里八乡而来的藏民们穿上自己最美的衣服,戴上最华美的宝饰,共聚一堂,他们脸上是最天真、率直的笑容,内心是愉悦、完满、充实的。那一刻,我就决定要画下来,要把这种愉悦变成我的创作。从构思到完成历时三年,其间多次赴甘南亮宝节搜集创作素材,提炼绘制,创作出了《亮宝节上的人们》。”(许海刚老师)

317FD6

许海刚 亮宝节上的人们 纸本水彩 156cm×150cm 2014年

1B3F8A

杨帆老师现场讲解作品

本次展览完整呈现了许海刚老师在十余年间行走中国各个地区的观察轨迹,用水彩画写生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神州大地的独特风貌。杨帆老师重点向同学们介绍《亮宝节上的人们》这幅作品,它以水彩的透明质感捕捉了藏族节庆中服饰的光泽流转,将亮宝节上的人们各色的神态展现的淋漓尽致,展柜前师生们驻足细观人物袍袖间的水彩颜料层次,在每一个笔触之间仿佛能听见高原风声与银饰碰撞的清脆声响,在每一处明暗对比之中展现藏族同胞的风土人情和精神世界。

观展收获:激发创作热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1658D1

展厅现场讨论教学

23级同学任柯炜:看了许老师去各地写生的手账本,跟我们讲述其中的故事,许老师说:“记手账是为了能够在看本子的时候能够回想起当时的感受和心情”在许老师的手账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除此之外,许老师当时还鼓励我们多出去看看,趁年轻多走走,......受到许老师的启示,我不像之前那样纠结构图好不好,容不容易画,觉得有感触和思考便随性的记录,在许老师的画里我没有看到多炫酷的技法,我看到了他对绘画的热爱与执着,是放松的、自然流露。我也将学习许老师对绘画的态度和精神,勤奋学习,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2023级同学徐子昊:一幅巨大的作品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那便是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的《亮宝节上的人们》。画中,藏族人民身着盛装,齐聚亮宝节,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质朴而喜悦的笑容,或交谈、或张望,生动的神态跃然纸上,作品不仅带给我审美的愉悦,也给我精神上滋养和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大量手稿记录生活

15A8DD

《红帐蓬》 手账 2021年

11846B

《山顶上》 手账 2021年

138179

展览效果

展厅特别设置了创作手稿区,一张张水彩纸上通过速写与水彩的方式,生动记录了许海刚老师写生之路上的所思所感与各地风土人情,与最终的水彩作品相互呼应,完整展现了从观察体验到艺术提炼的全过程。在丰富的手稿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许海刚老师对艺术的勤勉执着与不懈追求,备受触动。

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写生。如果说他在早期创作阶段的写生还仅停留在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游观层面,那么,近些年来,他的写生则转为有计划、系统化的艺术实践,他足迹遍布我国三十多个独具特色的省区,感知、记录、描绘了中国丰饶的大地,展现出大美中国的独特风貌。同时,他也多次前往欧洲的意大利、德国、希腊等国,捕捉并描绘别具一格的异域风情。无论酷暑严寒,他在各地的写生过程中,累计创作了数以千计的手账,本次展览所呈现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从几十年间累积的写生画作中不难看出,许海刚老师在其作品中始终追求宁静致远、诗意盎然的水彩之美。在不断写生的过程中,他锤炼出对构图、色彩调配和线条笔触的精准掌控力。无论是绵延的雪山、青翠的牧场,还是江南的烟雨,在其画笔下均呈现出如抒情诗般的宁静、细腻与灵动。

学生心中的“海师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好老师

157096

10A1B7

许海刚老师课堂教学掠影

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日常教学中,许海刚老师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绘画技巧,他亲自为学生们做范画,用实际行动诠释艺术的魅力与真谛。

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带学生下乡写生的车上,总能见到他手持画笔挥洒自如的身影。他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绘画步骤,引导学生们观察、思考并动手实践。这种亲力亲为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灵感。学生们纷纷表示,许老师的教学不仅让他们掌握了扎实的绘画能力,领悟到了艺术的精髓和创作的乐趣。同时,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更是激励着自己刻苦钻研、追逐艺术梦想。

294B9

路途中创作

除了课堂上的悉心指导,许海刚老师还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们提供一对一的辅导。他深知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艺术天赋和创作风格,因此总是耐心地倾听学生们的想法和困惑,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鼓励。在许老师的悉心培育下,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人才脱颖而出,为水彩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84AE6

观展师生合影

本次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美术馆,让同学们在一幅幅原作之中欣赏艺术的美感。展望未来,绘画学院将继续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创作平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人才,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彭俊熹)


上一条:《行走大地——许海刚水彩艺术展》观展心得

下一条:绘画学院开展“简历&作品集坐诊指导”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