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课程思政】绘画学院《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案例》介绍

作者:绘画学院  发布时间:2024-04-26  阅读次数:

绘画学院油画艺术实践课程面向大二及大三年级的艺术类专业本科生,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艺术实践课程围绕欣赏(欣赏/评述)、表现(造型/表现)、创造(设计/应用)和联系/融合(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遴选和组织课程内容,这是学生学习艺术、提升艺术素养必须经历的活动和过程。

该课程采用的是以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搭建以实践育人为主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设置以科学、严谨、系统为目标,一方面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则按照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的整体设计执行。在学习本课程后,令学生在思想上有正确的价值观,具备效强的思想认识与社会责任意识;在专业上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油画的基本理论和油画语言基本技能,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方法和表现技法;培养学生的油画造型能力、油画绘画语言的表现能力、油画户外写生能力、油画的主动探索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在思想和专业技能双方面平衡发展,切实的把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个人感知与生活体会融入到的油画专业中。为今后油画专业课的学习和油画主题性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课程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对课程进行分解,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各个击破的方法来解决所学知识点。课程的思政资源丰富,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挖掘与分析:

(1)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写生实践带领学生从历史现场走到新时代生活现场,让学生赴历史场域真正触摸历史,触摸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将绘画与红色—革命色属性相结合进行图像研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探索新时代主题创作课的育人之路。

(2)课程教学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艺术创作的元素中,引领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继承美术学院的优秀传统,掌握过硬的专业能力,指引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艺术人才。

(3)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依托“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入到艺术实践课程中,与写生基地合作研发文创产品,用文化墙彩绘打造文化艺术小镇。

(4)课程教学与社会公德教育相结合。在外出写生、专业训练、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尊重社会公德,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将学生从校园小课堂导入社会大课堂,从历史观察和现实体验的角度,描绘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艺术实践课程分为写生图像集、重读经典主题性绘画和再现新时代主题性油画创作三个部分。图像集和油画写生课程为艺术实践的前置课程,其进程分为四个阶段:故事与生活;结构与空间;章法与构成;语言与表达。主体部分重读经典主题性绘画和再现新时代主题性油画创作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研究,完成一系列活动,最后以主题展览和乡村改造的形式呈现。

通过对主题性创作的要素及造型基本规律以及画面构成要求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主题性创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主题性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正确的主题切入方法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以扎实的表现力对现实题材内容进行创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养成文字和图像资料搜集整理的习惯,同时有效的从中挖掘创作素材。

(1)引导学生立足时代,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油画的基本理论和油画语言基本技能,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方法和表现技法;培养学生的油画造型能力、油画绘画语言的表现能力、油画户外写生能力、油画的主动探索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在思想和专业技能双方面平衡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全面提高学思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2)通过实地考察的深入认识,增强自身的视觉感受与心灵感悟,可以帮助自己对于所描绘物象的深刻表达,从而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技能,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将所学专业技能投身于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托油画系“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打造课程思政示范中心,以示范中心实践成果促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成果,打造课程思政品牌项目,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优秀教学团队。

1、制定艺术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体系2、开展艺术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实践3、总结艺术实践课程理论研究成果4、创建“红色教育”虚拟教研室5、为“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提供资料数据库。

课程建设将紧密围绕“专业”+“实践”+“思政”,为“艺术点亮红土地”红色文化创意平台输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为出发点,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探索,实现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该理念,以习近平的文艺观为指导意见,在历经多年的“艺术实践课程”中融入了思政教学元素,以扎根中华大地开展艺术创作为主旨,开展“大思政课”教学。

目前,该课程已获校级优质课程,并积极编订艺术实践课程教材、构建虚拟仿真教学等,融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围绕“五育并举”的思政育人目标,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融于平台并不断孵化更多优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以“艺术实践课程”为抓手,以培育“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创建“红色教育”虚拟教研室、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资料数据库等为分目标,以湖北美术学院“十四五”人才培养方案为总目标合理规划顶层设计。

其次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融入艺术实践课程中,采用以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为重点的网络化课程思政体系。

主讲教师及教学团队简介

本教学团队中成员分布有专业创作类教师、理论课教师以及思政教师,结构合理,具有专业互补性。

  1. 谢琦: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院数字绘画工作室主任,课程主讲教师。

  2. 徐文涛: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湖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美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3. 杜鹃: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院辅导员,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在读,长年立足“美育+思政+红色文化”的融合,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领域努力突破。

  4. 赵黎畅: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院讲师,艺术学(理论)博士,国家公派美国密苏里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19世纪西方美术史。

谢琦

3E7E7

徐文涛

16128

杜鹃

赵黎畅

成果展示

 

上一条:【课程思政】绘画学院《壁画绘制》课程案例介绍

下一条:【学习标兵】绘画学院张力:人生若为旷野 用心种下密林

关闭